查看原文
其他

李晓:春风千里,西域春深杏花缘(下篇)

2017-03-27 李晓 文学沙龙

杏花疏影农家院,麦西来甫载欢歌

图:阿瑟    文:李晓


       曾有一首抒情缓缓的印度尼西亚名歌《红河谷》,在华夏大地经久不衰,传唱至今。优雅多情的歌,浪漫的情怀,连同"红河谷"这一浪漫地名,在心底沉淀深藏。直到有一天,"红河谷"这一遥远陌生的地名在周遭出现,与自己发生交集,蓦然始觉此名如此亲切,就像一个亲近的知交老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荡漾心间。




       这是一次最"猎艳"而险象环生的户外出游,一路上河流绿洲交织的风景如画波澜壮阔的,徒步走过一段貌似古城的泥土夯筑的废旧土柸房的里程,来到一处高差十几米的悬崖边。缓坡下去,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河水浑浊,阳光下泛着淡淡红粉(或许红河之名因此而来吧)。别无选择,必须得赤脚下河,淌水而过,河水深至膝盖。


       女人们勇敢地牵着男人的手相携而过,胆小的,在河边纠结徘徊,最后被几个勇敢的男人背着过了河。而最后过河的我,则属于那种既不胆大,也不胆小的之类,小女人一颗坚强的爷们心,打定主意要一步一个脚印,独自淌过河去。



       没想到脱了鞋袜,双手提着徒步鞋,赤脚迈入河流的那一刻,瞬间懵了,河水冰寒入骨!现在明白那些被男人背过河的女人们是多么的聪明!河中,除了我,还有一位眼镜男士,据说也是一位摄影家,我们面面相觑,小女子此时也只有与他搭伴过河,别无选择。于是,先过河的一干人,众目睽睽望着我们手臂相搀,亦步亦趋,趟过河去,上岸的一瞬间,岸上一片掌声。(想必挽着男士臂膀过河那场面比较滑稽)



       在河边稍作休整,继续前行。过了河穿过一片芦苇荡,一个小村落出现眼前。偌大的老榆树,低矮土胚墙,散发着乡土味儿的牛舍,搁置着农用家什的小院……小村空地上,赫然几棵杏花树,繁花朵朵,繁茂盛放中!旁边一户小院,主人播放着音乐,院内歌舞欢腾。


       刚从冰冷的河水趟过,温暖的小院,初开的杏花,欢快的音乐,沸腾的歌舞,不知不觉召唤我们步入小院,与主人一起共享这欢乐的春之声。白发胡须如雪的老者,与他的老伴,一位身材微胖,面目和善,头戴金色纱巾的大妈,还有他们的一双儿女,可爱的小孙辈,全家正在进行家庭聚会。我们这群陌生的远道客人,就这么冒失地闯进小院,主人竟然丝毫不觉意外,热情招呼我们一起参与欢乐。



       欢乐的歌舞在前院,其他未汇入人流人则被院中的杏花树所吸引,爱美的女人们聚在树下,请摄影师拍起美照。回眸嫣然,巧笑倩兮,美人如花,相映斗艳……杏花疏影里,是春天的明媚欢畅。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民族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集体歌舞形式,也是一种没有距离的肢体语言。不同的民族,对生活有着共同的情感表达,唯有歌舞,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是如此默契。农家杏花舒朗的小院,乡间情意殷殷切切,如枝头清新可人的杏花,含笑不语。但彼此懂得,那是对春之美好期许与祝愿,对生活爱之包容的默契与相知。(遗憾此篇此组照片遗失,以其他杏花图替代,请朋友们谅解)


帕米深山杏花村,桃花源里童贞梦

图:成岗   韩栓柱    文:李晓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千年来,无数人梦寐以求而不得其果。谁曾想到,相隔万里,在远离陶公的西域新疆,在帕米尔高原的大山深处,却有一处宛若桃花源的美景去处所在。


   

       这处桃花源美景最初来源于一位新疆摄影人成岗(岗上风云)老师的采风作品。当时第一眼看到一组系列美图,瞬间即被"桃花源"的美景所秒杀。后来又无意中又赏读到另一位摄影前辈——韩栓柱老师微信公众号平台《影艺无疆》,上面刊发一组图文并茂的表现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乡民生活劳作的作品,标题充满了乡土气息《杏花花开了,河谷谷最美》,链接内容为读者图文并茂描绘了在帕米尔高原深处,一处杏花山村的田园美景与乡民们的生活劳作场景:



       "多情的杏花开满了山村、河谷,高原打扮的靓丽无比,秀美端庄,多姿婀娜。春姑娘丰姿绰约站在最扎眼的地方,瞬间把昆仑山勾引的春心萌动,心花怒放。碧绿的河流带着雪山遥远的问候一路向叶尔羌河奔去,她无暇顾及多情杏花的挑逗。昆仑山依然冷峻着面孔静观世间沧桑变化,唯有白云幸福的、悠闲的在蓝天上游走,游走......"



       这组图文并茂的摄影作品,令没有去过昆仑山的自己,突然生发了无限向往。遥远的昆仑山,山高水长,远离尘世。昆仑山下的小村,塔里克人世代承袭的故土家园,他们是太阳部落的子民,在远离尘世偏远的深山一隅繁衍生息。男人们翻山涉水,放牧羊群,伺弄庄稼,女人们生育儿女,照顾老人,绣花编织,与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昆仑山历经沧桑,浑身刻满岁月的年轮,说不清,他们已经守望日月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并不觉得寂寞。因为,相伴他们的,还有满山河谷的杏树,枝繁叶茂,花朵繁盛,山谷的流水碧绿清澈。杏花与碧水仿佛多情的女子,把个沧桑坚毅的昆仑衬托。正如韩老师文中所言:"岁月就像一首歌,杏花树唱着不老的歌谣向昆仑表达爱意,表达忠诚,虽然大地看得清清楚楚,不善言表,但她已经把爱早就融进了根的内心,根的脉络......"



       或许,就是这根的脉络,在韩老师其后的《昆仑山的孩子》一组摄影图文作品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昆仑山的孩子,杏花一样纯净的眼睛里,充满了春的明媚与生机。他们没出过大山,不知外面的世界何许模样,但他们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融相依。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他们远不及我们大都市的孩子富足,但他们知足,开朗,与这片土地一样纯粹明媚,不染世俗的尘埃。当现代都市的文明一点点渗透到杏花如画的风景家园,这些可爱的的孩子们,纯净的眼睛告诉你,他们好奇外面的精彩世界。他们眼睛里闪烁着知识的希冀,以及大山明天的希望,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比父辈更出彩,因为他们是太阳部落的子民。



       帕米尔高原,那个遥远的"桃花源",已在心里深深扎根。遗憾今年无缘前去,明年不远千里也要看你。为曾经答应一个塔县做警察的影友的邀约,也为摄影师摄录下的那些珍贵图景,为那些远方塔吉克乡民的孩子们成长的画面。那些杏花树下成长的孩童们,与他们父辈一样,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质朴情怀。



        在艰苦闭塞的大山深处,塔吉克人刚强,乐观,坚韧,积极生活劳作着。有这样一副图景,年迈的老者已经到古稀之年,在大都市里已是颐养天年的年龄,在这大山深处,他依然在不辞辛苦地下地劳作着。用韩老师的话说:“他就是塔吉克的雄鹰,他就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不老松”。



       高原上的杏花开了又落,年年岁岁,塔吉克人的生活条件依然还处在艰苦的环境中,走向富裕还有待时日。但愿来到这里的人们,能伸出温暖的手,给予他们一些力所能及得援助,哪怕一座桥,一条路,对于他们也是幸福的甘霖。



        后记:西域新疆,生我养我的故土家园,荏苒光阴岁月里,几多姗姗来迟的春天,几多杏花情缘故事,缘深缘浅,情意难忘。最美是那繁花朵朵的满园春色,春深无限的杏花美景,让我爱恋深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最讲究谐音吉祥。杏花,西域大地的幸福之花,迎春接福第一花,在天山南北处处沸腾着欢乐的歌,描绘着美妙的画。蝶舞蜂喧的杏花林,春光明媚的杏花园,诗情画意的杏花村,让新疆之春处处焕发着和谐安宁与幸福。


       春风十里,三生三世,她念桃花情。春风千里,轻抚时光,我执念西域春深杏花缘。

     

(所有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李晓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作家李晓:岁月燃烧的雪

作家李晓:秋意小渠子

李晓:秋水胡杨,《诗经》中走出的西域美人

李晓:春风千里,西域春深杏花缘 (上篇)

李晓:春风千里,西域春深杏花缘(中篇)



        作者简介:李晓,女,网名琴心@晓,笔名曾用凭海临风听琴、听琴,琴心,经济领域工作,自由撰稿人,业余酷爱文学与摄影,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擅用女性细腻笔触反映人文社会情感世界,多以散文随笔与议论文形式,表达自我思想与独特观点,作品散见于媒体与网络。



责任编辑:河汉女   雪儿

执行总编:水木·顽石·四月天

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原创授权文学沙龙”,否则不予受理,两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微信、QQ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